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

时间:2024-08-07 10:06:54
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(精选10篇)

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(精选10篇)

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,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,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、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。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?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,欢迎阅读与收藏。

 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1

设计思路:

小班幼儿刚刚进入集体生活,喜欢新奇、有趣、动手性强的活动。本次活动力图从幼儿的玩报纸入手,通过让幼儿摆弄报纸、撕、揉、团报纸等幼儿感兴趣活动,发展幼儿的小肌肉群,整个活动以游戏方式贯穿整个活动的始终,自然、有趣,幼儿参与性强,用幼儿自制的纸球做游戏,使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乐趣。使幼儿感受到集体活动的乐趣。同时,通过撕与团两个相反的动作,巧妙地将撕报纸和拣纸屑活动结合起来,在自然的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环保意识。

一、活动目标:

1、通过撕、揉、捏、团报纸,发展幼儿的小肌肉动作。

2、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识,

3、进一步体验游戏活动的快乐。

二、活动准备:

废报纸若干,10╳10cm左右的小方布块每人一块,皮筋若干。

三、教学方法:

讲解示范法、游戏法、动作与行为练习法。

四、活动过程

(一)开始部分,组织幼儿:

1、师生一起做手指游戏。

2、游戏“小小脑袋藏起来。”

(二)撕报纸:

教师讲解、示范方法,引导孩子将报纸撕碎。告诉幼儿报纸不能随便乱扔。

(三)团纸球:引导幼儿将碎纸屑全部揉抓在手里,要求地面干净无纸屑。

(四)玩纸球:将纸球用方布包起来,启发幼儿用多种方法玩纸球。

(五)带幼儿到户外玩游戏,自然结束本节课。

 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2

一、活动目标

1、能够说出几种常见水果的名称,了解其颜色、味道等特征。

2、在活动中幼儿能大胆操作,并能用语言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。

3、激发幼儿爱吃水果的情感,体验同伴交流的乐趣。

二、活动准备

1、物质准备:几种常见水果若干、神秘纸盒一个、画有水果轮廓的作业纸若干、水彩笔若干。幼儿有对水果的认识经验。

2、经验准备:幼儿对水果有一定的经验(认识几种常见水果)。

三、活动过程

1、引导幼儿观察几种常见水果的外形特征

谈话导入活动。今天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些水果宝宝,小朋友们看看是谁呀?

(1)依次出示苹果、香蕉、桔子、梨,我们向它们问个好吧?

引导幼儿说出完整的句子,“你好苹果、香蕉、桔子、梨宝宝!”

(2)让幼儿数一数有几种水果。

(3)认识水果的颜色及形状。

它们是什么颜色的?它们是什么形状的?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充分发言。

2、鼓励幼儿练习剥香蕉、桔子皮等,并品尝多种美味的水果。

(1)说说水果的吃法。

这些水果怎么吃?

香蕉、桔子要剥皮以后才能吃;苹果,梨要洗净或去皮之后才能吃。

(2)幼儿自己动手剥香蕉、桔子并品尝多种美味水果。

(3)鼓励幼儿说一说自己品尝了什么水果?是什么味道的?

苹果:酸酸的、甜甜的;香蕉:甜甜的;桔子:酸酸的;梨:甜甜的、脆脆的。

(4)教育幼儿多吃水果身体棒。

水果里面有丰富的营养,含有多种维生素,多吃水果不感冒,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强壮。

(5)教育幼儿不乱扔果皮,果核。

引导语:我们吃剩的果皮、果核应该怎么办?

4、游戏:摸水果

引导语:老师这里有一个水果盒,里面装着小朋友喜欢吃的水果,待会儿老师请小朋友

上来摸一摸,如果你猜出了你所摸的水果,老师就把这个水果送给你。

5、给水果宝宝穿衣服。

果园里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,所有的水果宝宝都没有了颜色。

老师知道咱们班的小朋友最愿意帮助别人了,现在我们帮水果宝宝穿上衣服,好不好?请幼儿给画好轮廓的水果涂色。教师从旁指导,指导幼儿在轮廓内涂色等。

 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3

活动目标:

乐于用肢体动作表现雨点欢快地落下、跳跃的情形。区别类似雨声的材料发出的不同声音,能作出反应。

活动准备:

塑料纸、听雨盒、手指游戏、一段节奏感较强的音乐、一段抒情的音乐

活动过程:

一、热身运动:小雨滴

老师:我们一起来做个小雨滴的游戏。(手指游戏)

二、看动画:

1、老师带来了两段动画,幼儿观看

你看到了什么?

你怎么看出是大雨还是小雨呢?

2、动画里的雨在下,可他们没有好听的声音,你们想个办法给他们配上好听的声音,出示听雨盒和塑料纸。

1)分发给每个幼儿一个道具,当我们看到下小雨的动画,就让你手里的东西发出下小雨的声音,看到下大雨的动画就发出下大雨的声音。

2)你是怎么发出下大雨的声音的?怎么来表示下小雨呢?

3)请个别幼儿演示大雨和小雨不同的不同声音,让其他幼儿猜。

3、教师不断更换flash画面,幼儿配合发出不同大小的声音。

三、情景表演:下雨啦

1、我们小朋友也来做雨点宝宝,想想,下大雨的时候雨点宝宝是怎么跳的,到地面上怎么样的?播放强烈的音乐。

你这个雨点宝宝是怎么跳的?为什么要这样跳?

请小朋友模仿他的动作。

2。雨慢慢得下得小了,现在雨点宝宝怎么跳舞了?

幼儿跳,教师播放柔和的音乐。

你是怎么跳的?为什么要这样跳?

请个别幼儿示范,其他幼儿模仿。

教师切换不同的音乐,幼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。

3、雨点宝宝跳舞跳得累了,要回去休息了,和大家说再见。

活动结束:

小朋友一起探讨。

  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 篇4

【设计意图】

小班的孩子开始有了初步的合作意识,为了让孩子在游戏中体验搭建纸杯的快乐,喜欢探索,愿意在活动中和同伴合作游戏,我设计了本次活动。本次活动借用废旧纸杯一物,让孩子探究一次性纸杯的多种玩法,充分感受合作游戏的快乐。

【活动流程】

探讨纸杯的用途——好玩的纸杯游戏——好玩的纸杯玩具

其中,探讨纸杯用途环节主要是通过“讨论哪里见过纸杯,纸杯用来做什么,可以怎样玩”,激发幼儿的想象思维。纸杯游戏环节主要是通过探究尝试纸杯可以怎样玩,集体感受从“单个纸杯在 ……此处隐藏4716个字……开始选食材,但她并没有用夹子,而是用手去拿,雅雅看到后惊呼:“不能用手拿,用手拿不卫生,要用夹子,你也去门口拿一个夹子吧!”

贝贝拿了夹子和纸盘后,夹了好多食物,雅雅端起大托盘说:“宝宝,把你的食物放在上面,我要去收银台付钱啦,你先去坐一会儿。”

于是贝贝就在一个人餐桌旁的椅子上坐着等妈妈,此时收银台需要排队,而雅雅在却收银台旁玩起手机,迟迟没有回来……

行为分析:

在结伴而行的过程中,可以看到贝贝作为小班幼儿,因年龄小社会交往经验缺乏,刚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里,显得较为胆怯,但对新朋友是接纳的态度。而雅雅作为大班幼儿,交往能力比较强,能够主动结交新朋友,主动发起游戏,并与同伴协商分配角色,在她的带领下贝贝已经学会自助选食材了,但作为“新手妈妈”雅雅在游戏中,只是充当领导者来分配“任务”,责任感稍显不足,买单时让“宝宝”一个人坐在餐厅等待,自顾自玩起了别的游戏。

案例二

乐乐(服务员)看到贝贝(宝宝):“这是谁家的宝宝啊,怎么一个人在这里?妈妈呢?”贝贝指着收银台方向回答:“妈妈在那边。”乐乐大声道:“宝宝一个人在餐厅,是很危险的呢,被坏人带走了怎么办?”

雅雅(妈妈)听到了赶紧过来:“宝贝,你跟我一起吧。”贝贝紧紧跟随雅雅,在收银台用手机扫码付款后,雅雅得到了一个号码牌:“我们是2号!”接着她把托盘的食物送到厨房加工,对厨师说:“不要加辣椒,我的宝宝不能吃辣的。”雅雅带着贝贝坐到餐桌旁,忽然又想起来一件事:“我们一起去拿筷子吧,你会用筷子?”贝贝回答:“不会。”“没关系,我帮你拿一个叉子,我们还可以拿两杯奶茶,是免费送的呢。”这一次,雅雅没有留贝贝一个人……

服务员乐乐叫号了:“2号,2号在哪里!”雅雅大声回答:“在这里,在这里!”乐乐把餐送到了,她们开始吃起来。进餐过程中,雅雅不时夹菜喂给宝宝:“宝宝乖,要多吃蔬菜!”当贝贝用嘴咬住吸管喝奶茶时,雅雅提醒她:“不能用嘴咬吸管,只能假喝哦!”

吃饱喝足后,雅雅:“宝宝,吃完饭我们去照相馆玩好吗?”贝贝:“好哇,妈妈,太好了。”贝贝起身准备离开,雅雅说到:“我们要把餐具收好,食物放回去才能走……”

行为分析:

在服务员乐乐的提醒下,“新手妈妈”雅雅很快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,不再让宝宝一个人,并成为了“榜样妈妈”。大班幼儿处于爱照顾比自己年龄小的幼儿的阶段,混龄角色游戏则正好提供了这样的机会,雅雅一直在关心和帮助贝贝,考虑到宝宝不能吃辣,特意嘱咐厨师“不要加辣椒”,还帮贝贝拿适合的餐具,提醒贝贝不能用嘴咬玩具吸管,要收拾好玩具才能去下一站玩,这种关爱他人的行为,收拾玩具的责任心,不仅有利于自身社会情感的发展,对贝贝也发挥了榜样的作用。

观察分析与反思:

(一)支持性策略

1.丰富角色认知,了解角色的职责

《指南》中建议:“结合社会生活实际,帮助幼儿了解基本的行为规范或其他游戏规则,体会规则的重要性,学习自觉遵守规则。”我们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,而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,需要遵守一些规则。幼儿扮演的角色反映了现实的生活印象,模仿呈现了成人的日常行为,但部分幼儿在角色游戏时,对角色的职责认识不够,对自己扮演的角色理解肤浅,例如案例中,雅雅扮演的“妈妈”买单时让“宝宝”一个人坐在餐厅等待,教师要在游戏前提供相关资料,丰富幼儿生活经验,提高幼儿对角色的认知,帮助幼儿了解“妈妈”这一角色的职责和“妈妈带娃”时的要注意事项。同时,在游戏时,教师要多关注、多观察,在适当的时机,可以角色的身份介入,提醒幼儿不能擅离职守,引导幼儿增强责任意识。

2.混龄结对子,共同商定“大带小”的游戏规则。

经观察发现,小班的幼儿在混龄游戏中,比较胆怯,自主性不是很强,例如案例中的贝贝,一开始是不敢进大班教室,可能是弟弟妹妹们跟哥哥姐姐不是很熟悉,不敢跟着“陌生”哥哥姐姐玩。教师可以和幼儿共同商定“大带小”的游戏规则,采用“一对一”或“一带二”互相结对子的方法,每位大班幼儿固定带一到两位弟弟妹妹,增进孩子间的感情,促进幼儿的社会交往。还可以将“大带小”活动渗透到一日生活各个环节中,如区域活动、户外活动、散步等其他活动时间与结伴的弟弟妹一起玩。引导大班幼儿从感受和弟弟妹妹一起游戏的快乐开始,学习如何让与比自己小的同伴交往,在游戏、生活中学习关心、照顾他人,体验帮助比自己小的同龄人的快乐和自豪感,随着交往的深入,相信孩子间的配合会越来越默契。

3.游戏回顾,及时开展有效的总结评价

《纲要》中指出“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,教师应视之为重要的评价信息和改进工作的依据。”每次游戏结束整理好区域后,教师应该让幼儿们静静地坐下来,回想游戏时成功与失败的地方,互相评价自己或同伴的角色。在幼儿互相评价后教师也要及时评价,对于尽职尽责和有创造性游戏的幼儿,教师要表扬和鼓励,对游戏中存在的问题要强调和指导,这样会让幼儿更加有自信。例如,案例中的雅雅,教师要表扬她热情主动结交新朋友、主动发起游戏,在游戏中关心照顾“宝宝”,结束后带“宝宝”一起收拾整理玩具,这也是非常有责任心的表现,是值得肯定和大家学习的,但游戏中也有问题,排队时让宝宝一个人在餐厅等,但好在经过提醒后很快就改正了,如何当一位有责任心的好“妈妈”,在带宝宝时需要做哪些事、不能做哪些事呢?可以请雅雅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来谈一谈。让幼儿在鼓励和表扬中体会到游戏给自己带来的快乐,通过谈话增强责任意识,幼儿就会在以后的游戏中更加尽职尽责,收获良好的自我感觉、同伴的赞许、老师的表扬,健康快乐地成长。

(二)反思与感悟

著名教育家马卡边柯认为:“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,因而没有互相体贴、照顾的经历,没有互爱互助、相互模仿、共同努力和共同分离。这不利于发展儿童的集体主义意识,而会导致儿童个人主义的蔓延。”现在的独生子女占相当大的比例,父母过分保护,娇宠溺爱,事事代劳的现象十分普遍。作为幼教工作者,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,培养幼儿的责任心是十分重要的事情。我园的混龄角色游戏活动是在角色游戏活动时间,全园不同班级、不同年龄的孩子混合在一起进行的活动,混龄角色游戏可以较好弥补同龄教育及独生子女家庭生活的不足,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异龄观摩学习的机会。

生活经验表明,小的孩子对大的孩子常常有一种崇拜心理,而大的孩子则喜欢在小的孩子面前逞能。年龄小的幼儿同时希望和比自己年龄大的幼儿交往,他们认为年龄大的幼儿比自己的能力强,是自己心中的”英雄”,是他们未来发展的目标,这样的崇拜、羡慕是交往的原动力。年龄大的幼儿也喜欢与年龄小的幼儿交往,幼儿的心理中有被肯定、被承认的需求、这种需求仅仅通过成人的评价并不能够满足,他们更喜欢同伴间的赞扬、肯定、追随,不仅仅是语言上的,还有心理和行为上的承认,和年龄小的幼儿交往中充分的展示了自我,同时也付出了爱,懂得如何关心幼小,照顾、帮助别人,责任心在行动上有了很大的体现。而小班幼儿在交往过程中,在获得关心体验的基础上,对责任心也有了感受和认识。

《小班室内集体游戏教案(精选10篇).doc》
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,方便收藏和打印
推荐度:
点击下载文档

文档为doc格式